看书阁

看书阁>三国:吾儿刘备,大帝之资! > 第10章 都是为了百姓啊!(第1页)

第10章 都是为了百姓啊!(第1页)

涿郡,楼桑里。

刘家新起的大宅,在略显萧索的村落里,显得格外扎眼。

工坊方向依旧传来“哐当哐当”的纺车声,后院牲口棚里,新近贩来的几匹北地健马打着响鼻,刨着蹄子。

钱匣里的五铢钱堆叠得越发厚实,账册上“刘家布”的销路已延伸至邻县,贩马的收益更是滚雪球般增长。

楼桑里首富的帽子,已稳稳戴在了刘弘头上。

然而,刘弘并不满足于此。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道理,后世开局一个碗的那人已经实践过了,好用的很。

而要筑墙积粮,首先要有一处“地盘”。

东汉末年,最著名的不就是“庄园经济”吗?

在此时,这“地盘”自然就是购买土地,修建山庄!

刘弘早已有了目标。

涿县城外,沿河两岸,以及北面靠近官道的大片荒地。

这些地,或因早年水患、或因土质贫瘠、或因原主绝户,早已抛荒多年,长满了荆棘蒿草。

在官府簿册上,是不值钱的累赘,是收不上租子的“死地”。

但在刘弘眼中,那是未被开垦的宝藏。

引水可灌淤田,深耕可改良土质,荒地变熟田,便是取之不尽的粮仓和根基!

最主要是,他如今不差钱!

但荒地再贱,也是官产。

要拿下如此大片的荒地,绕不开一个人——涿县令,刘易。

这位本家县令,刘弘是打过交道的。

此人出身刘氏,却又和本家一直不睦,想来也是有个有故事的人。

记忆里,几年前刘弘还是个穷酸亭长时,因公事去往县衙,也曾试图以宗亲之名与之结交一番,换来的却是对方鼻孔朝天、眼角余光都欠奉的冷淡。

那份骨子里的轻视,刘弘记忆犹新。

但根据坊间的传言,刘易并不是一个难打交道的人。

相反,还十分“凭亿近人”。

当然,前提是用银钱开道。

“此一时,彼一时也。”刘弘嘴角勾起一丝笑容。

他转身下楼,对管家吩咐一声,“备车。将库房里那三十匹新染的细麻布,用上好的樟木箱装了。再取五万枚新铸、穿绳齐整的五铢钱,用厚实麻袋封好。还有,挑两匹温驯健壮、毛色油亮的代郡马,配上新鞍鞯。”

管家心头一跳,家主这手笔,看来是要做大事……但他不敢多问,躬身应诺:“是,家主。”

……

涿县,县衙后堂。

炭火烧得正旺,驱散了屋外的寒意。

县令刘易身着锦袍,斜倚在铺着厚厚毛皮的胡床上,手里把玩着一块温润的玉佩,神情慵懒。

比起几年前,他明显发福了,眼袋浮肿,透着几分酒色财气浸染的富贵气。

当值衙役通报“楼桑里桃源亭亭长刘弘求见”时,刘易眉头下意识地一皱,脸上掠过一丝不耐。

那个穷酸?又来攀亲戚?谁有他这种穷亲戚?

他本欲挥手令人将其打发走,但衙役紧接着低声补充了一句:“县君,那刘弘……带了几大车礼物,看着……颇为厚重。”

“厚礼?”刘易浑浊的眼珠转动了一下,一丝精光闪过。

他慢悠悠地坐直身体,捋了捋胡须,“哦?既是本家,那就……让他进来吧。”

刘弘步入温暖如春的后堂,一身半旧的赭色亭长公服,洗得发白,与堂内的奢华格格不入。但他身姿挺拔,步履沉稳,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恭敬。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