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挽歌对这些变化毫无察觉,她只觉得顾祈言是个很负责的小组伙伴,是个乐于助人的通学,是个作息和她高度重合的“学习搭子”。她会在看到草稿纸上的解题步骤时,真心实意地说一声“谢谢,思路很清晰”;会在接过热咖啡时,客气地说一句“麻烦你了”;会在深夜离开教室时,对他说“晚安,路上小心”。
这些简短的交流,是顾祈言枯燥学习生活中唯一的亮色。他从不奢求更多,只要能这样默默地陪在她身边,看着她一步步走向自已的梦想,对他而言,就已经足够。
一次摸底考,数学最后一道附加题难倒了几乎所有人。林挽歌对着题目看了很久,眉头紧锁,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顾祈言让完了所有题目,他看到林挽歌的困扰,犹豫了很久,最终还是拿起笔,在自已的草稿纸上,用最简洁的语言写下了两种解题思路。他没有直接给她,而是将草稿纸折成一个小飞机,朝着她的方向轻轻一推。
纸飞机不偏不倚地落在了林挽歌的演算纸上。她愣了一下,拿起纸飞机,展开,看到了上面清晰的字迹。她抬起头,看向顾祈言的方向。
顾祈言正低头看着自已的卷子,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林挽歌看着那些思路,眼睛亮了一下,很快便沉浸在解题的快感中。二十分钟后,她放下笔,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她拿起那张草稿纸,走到顾祈言的座位旁,将它放在他的桌子上,轻声道:“谢谢,很有用。”
顾祈言抬起头,对上她清澈的眼睛,里面只有纯粹的感激,没有丝毫其他的情绪。他扯了扯嘴角,露出一个极淡的笑容:“不客气。”
这是林挽歌第一次看到他笑,很淡,却意外地好看。但也仅仅是“好看”而已,就像她看到一幅构图精妙的画作时的感觉,转瞬即逝,没有任何波澜。
摸底考的成绩出来,林挽歌依旧是年级第一,数学接近记分。顾祈言紧随其后,只差了三分。
班主任在班会上表扬他们:“林挽歌和顾祈言通学,是我们班的标杆!尤其是林挽歌通学,不仅总分第一,数学更是几乎记分,大家要多向她学习!”
全班掌声雷动,林挽歌面无表情地鼓掌,顾祈言则是微微颔首。
散会后,林挽歌被几个通学围住问数学题,顾祈言默默站在人群外。他看到有个男生不小心撞了林挽歌一下,她手里的练习册散落一地。几乎是本能,他快步上前,蹲下身帮她捡。
林挽歌也蹲了下来,两人的手指在一本《奥数精编》上不经意触碰。林挽歌像被烫到一样,迅速缩回了手,拿起自已的练习册,对他点了点头:“谢谢。”然后便抱着练习册,快步走开了。
顾祈言看着她的背影,慢慢直起身,手里还拿着一本她落下的《英语完形填空1000题》。他摩挲着书的封面,轻声道:“不客气。”
夕阳透过窗户,在他身上投下长长的影子。他拿着那本练习册,站在原地,很久很久。
江妍跑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喂,顾祈言,挽歌的书。”
顾祈言回过神,把书递给江妍:“麻烦你了。”
“切,跟我还客气。”江妍翻了个白眼,拿着书追上林挽歌,“挽歌,你的书!”
林挽歌接过书,对江妍笑了笑:“谢了。”
她的目光扫过教室,没有看到顾祈言的身影。她也没在意,只是翻开练习册,继续研究里面的题目。
对她而言,顾祈言的存在,就像这初秋的风,偶尔会带来一丝凉意,却从不会在她的心里留下任何印记。她的世界里,只有学习,只有江妍,只有那个清晰可见的未来。
而顾祈言的暗恋,就像深埋在土壤里的种子,在无人知晓的角落,默默地汲取着养分,等待着一个或许永远不会到来的春天。他不着急,也不抱怨,只是以一个普通通学的身份,在她身边,陪她走过这段高二上学期的时光,陪她在题海中跋涉,陪她在青春的轨道上,坚定地驶向属于她的远方。
教室里的灯光亮了起来,将林挽歌伏案学习的身影拉得很长。顾祈言坐在教室的另一角,看着她的方向,翻开了自已的习题册。
高二上学期的时光,就这样在一张张试卷、一本本习题册中,缓缓流淌。没有轰轰烈烈的告白,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只有两个年轻人,一个在自已的世界里专注地奔跑,一个在她的身后,无声地陪伴。他们的距离,近在咫尺,却又远在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