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阁

看书阁>九重紫 > 九重紫 第274节(第1页)

九重紫 第274节(第1页)

英国公府今年的收益虽然比不上前几年,可也不算太差。

可宋宜春一想到宋墨手中的那十三间商行,心口就觉像被什么堵住了似的,透不过气来。

如果没有这十三间商行,他有这个资本和自己做对吗?

宋宜春顿时心浮气躁,呼喝着新提携的贴身随从曾五:“去!看看世子爷都在干什么?”

曾五连滚带爬地出了樨香院的正房,叫了个小厮去打探。

气极

小厮回来禀道:“世子爷在对账。”

曾五抬起脚就给了小厮一下:“我还不知道世子爷在对账啊?!世子爷在和谁对账?什么时候开始对的账?广东十三行的收益怎样?你就不会动脑筋打听打听?真是桐油灯盏,拨一下亮一下!”

小厮捂着被踢疼了的大腿,喃喃地道:“连国公爷都不知道广东十三行的收益是多少,我,我怎么会知道?”

“说你蠢,你还敢回嘴!”曾五又给了那小厮一脚,“你不会去看看世子爷是高兴还是不高兴啊?难怪当了几年小厮也没个长进!还不快去再打听清楚!”

小厮不敢回嘴,一瘸一拐地去了颐志堂。

曾五掸了掸衣袖,在心里嘀咕道:我又不是吕正那蠢货,竟然还送上门去给世子爷打呢!

想到吕正从今往后就只能在账房里混吃等死了,他无端端地心里一阵踌躇满志,抓住一个路过的丫鬟:“去,给我沏杯大红袍来。”

那丫鬟白了他一眼,道:“大红袍是贡品,得了国公爷吩咐了才能取用。”

曾五冷笑:“就是国公爷要喝大红袍。你要不信,去问国公爷好了。”

丫鬟涨红了脸,就算明知道他是狐假虎威,却也不敢真的去问国公爷,只得低着头去茶房给他沏了壶大红袍。

他坐在茶房的太师椅上慢慢地品着茶,学了乖的小厮这次回话总算是言之有物了:“来的是广东十三行的大掌柜钟秉祥和各田庄的庄头,已经对了五天的账了,世子爷很高兴,昨天晚上还在醉仙楼设宴,款待了钟大掌柜和那些庄头。”

曾五听了有些走神。

从前英国公府和颐志堂没有分家的时候,钟大掌柜每年从广东来京都对账,都会给他们这些丫鬟、小厮带点小东西,就是在东大街的当铺里,也能当一两银子。可自从颐志堂的人不和英国公府的人在一个锅里吃饭以后,他们再也看不到钟大掌柜的东西了。

都便宜颐志堂里的那帮狗东西了!

他又妒又羡。想起有一年,吕正拿了二百两银子托钟秉祥带到广东去入股,到了

插曲

赵良璧道:“这是夫人名下产业的清单和这几年来的账册。”他然后对宋墨解释道,“三老爷带着我们是早上卯正时分进的城,先去了槐树胡同给二太夫人问安,用过午膳,去了静安寺胡同。七老爷的意思,是让我们在静安寺胡同对账。可三老爷说,夫人既然看得懂账册,这些产业又在夫人的名下,还是到英国公府来对账。有什么不清楚的,夫人也可以直接问三爷。就让我把清单、账册和随行的女眷都带了过来,并让我请世子爷和夫人示下,定个对账的日子。”

他还有句话没有说。

除了以上的缘由,三老爷和二太夫人商量在什么地方对账的时候,二太夫人还曾说过一句“也好给世子一个交待”的话。

他觉得这句话将二太夫人趋利避害的性子表现得淋漓尽致,真是给夫人丢脸,所以他隐瞒下了这句话。

钟秉祥咋舌。

宋墨望着香樟木箱子上贴着的封条,微微一笑,道:“那就依三老爷所言,在颐志堂的花厅对账吧!”又道,“三老爷和三爷在哪里落脚?我和夫人是晚辈,理应前往拜见才是。”

赵良璧忙道:“三老爷和三爷都歇在了槐树胡同。”

也不知道今天晚上能不能睡得着!

宋墨在心里腹诽着,吩咐陈核去给槐树胡同下个帖子:“明天一早我就和夫人去拜见三老爷和三爷。”随后问,“夫人在干什么?跟夫人也禀一声,问问夫人的意思,什么时候对账好?”

陈核笑着应声而去,亲自去了内院禀告。

窦昭正拉着段公义母亲的手说着话:“段师傅对我有救命之恩,您就像我的长辈一样,您能够安安心心地在颐志堂住下来,我这心里才能落定。您可千万不要和我说那些客气话,吃穿用度上有什么不方便、不习惯的,只管跟素心说。”她说着,喊了素心一声,向段老太太引荐自己身边的丫鬟,“她要是不在,您就找素兰,找甘露、素绢,让她们去办……”

“这可使不得!”段老太太忙道,“怎么能劳动夫人身边的几位姐姐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