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阁

看书阁>九重紫 > 九重紫 第222节(第2页)

九重紫 第222节(第2页)

太子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在她的记忆里,太子始终只是个模模糊糊的名称。

上一世,宋墨拉弓射向太子的时候,心里又是怎样想的呢?

这件事,会不会与定国公的死有关呢?

窦昭心乱如麻,没有比这一刻更盼望着宋墨的归来。

此时想到两人成亲已经有九天了,她不禁又问起宋墨的行踪来。

窦昭有什么事,从来都不瞒着素心,素心自然知道她在担心什么,闻言眼神微黯,低声道:“还没有消息。”

她沉默了片刻,去了花厅。

幺房出长辈。

窦文昌的妻子窦家大奶奶比窦昭大二十五岁,已年过四旬,六奶奶郭氏和十奶奶蔡氏均是花信年纪,十一奶奶韩氏却正值妙龄。

窦昭走进花厅的时候,郭氏含笑坐太师椅上,正陪着窦大奶奶和已经出怀的韩氏说着话,蔡氏却带着两个丫鬟欣赏着花厅里挂着的字画。

“四姑奶奶来了。”郭氏一看见窦昭,就起身和窦昭打着招呼。

听到动静的窦大奶奶和韩氏也站了起来。

窦昭忙请上前扶了韩氏:“你如今可是双身子的人,快坐下,快坐下!小心动了胎气。”

走了过来的蔡氏听了直笑,打趣着窦昭:“四姑奶奶这才嫁了几天,就知道‘动了胎气’这样的话了!”戏谑的味道很浓。

可惜大奶奶和窦昭不熟,又自持是长孙媳妇,只是笑了笑;郭氏向来不喜欢蔡氏的聒噪,并不接腔;韩氏本来话就少,性子又有些刚正,蔡氏的话里透露的调侃让她不是很喜欢,自然也不会去搭话,一时间竟然有些冷场。这对向来能说会道被人夸赞的蔡氏来说,还是

疑问

内宫不得干与朝廷。

这是太宗皇帝定下来的祖训。

刻着太宗皇帝亲笔题字的石碑据说就立在坤宁宫的宫门外。

皇后娘娘却可以调动皇上的亲卫军!

是因为这样,辽王才有了野心?还是因为辽王有了野心,皇后娘娘才开始有所行动?

书到用时方恨少。

窦昭此时却恨自己前世对这些事关心得太少。

待到宋墨梳洗完出来,她笑着倒了杯茶放在了炕桌上。

宋墨从善如流地坐在了窦昭对面的炕上。

窦昭打发了服侍的丫鬟,悄声问他:“皇后娘娘怎么调得动你们这些禁军?”

宋墨没想到窦昭会问这个,有些意外,但还是很耐心地解释道:“承平九年春,皇上批改奏章的时候突然昏迷不醒,后经太医院精心诊治,病虽然好了,却落下了个头痛的毛病。那个时候沈皇后已殡天四、五年了,万皇后刚刚执掌后宫,跟着太医院的御医学了指法,每天给皇上按摩,皇上头痛的病症渐渐舒缓。承平十一年,黄河决堤,奏折报到宫里的时候,皇后娘娘正在给皇上按摩,见皇上为赈灾御史的人选烦心,就推荐了当时还只是个翰林院编修的沐川。也是那沐川的运气好,当时皇上属意的叶世培得了痢疾,一时没有合适的人选,便叫了沐川进宫召对,这才知道沐川的父亲曾任过开封府的知府,他从小跟着父亲在任上长大,对河工颇有心得。皇上就让他做了赈灾御史。

他的差事当得极好,不仅没有流民滋事,而且还拿出了一套整治黄河的方法,叶世培看了大为赞赏,并照着他的方法治理黄河,这几年黄河一直没有决过堤。沐川也因此一路高升,累官至工部尚书,中极殿大学。

皇上见皇后娘娘有识人之道,偶尔会和皇后娘娘说起朝中之事,皇后娘娘每每都能一语中的。时间长了,皇上对皇后娘娘越发地信任了。”

说到这里,他语气微顿,流露出少有的踌躇之色,但很快又隐于眼底,温声道,“有一次,皇上突然犯病,皇后娘娘怕被人看见皇上失仪,吩咐宫女关了坤宁宫的宫门,却被皇上失手推倒在地,额头磕在了香炉上,满脸是血……可皇后娘娘抱着皇上,硬是不撒手,一直等到皇上平静下来,太医院的御医赶到,这才用盐水草草清洗了一下伤口……皇上之后很是愧疚,就给了皇后娘娘调动金吾卫、旗手卫和神枢营的权力……”

前世,她从来没有听说过沐川是皇后娘娘的人。

窦昭骇然失色:“皇上竟然病得这样重?”

现在是承平十六年,也就是说,皇上已经病了七年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