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刻,田野间的路上,也有一个老妇人以同样着急的神态,匆匆奔跑着。
尽管这位六十多岁的老妇人已经以自己最快的速度在奔跑,但一条五公里的道路对她来说还是太长了,仿佛怎么跑都跑不到尽头似的。
途中,一辆马车飞驰而过,险些撞倒她。
由于路太窄,妇人避让不及,不小心一脚踩入田里,扭伤了脚。
可她没有放弃,稳住步伐后便踉跄地继续赶路。
必须去城里看大夫才行,不然她背上的伤者就没救了。
然而,好不容易赶到城里的医馆,她却被告知扁大夫刚刚出诊去了。
“求求您救救他!”老妇人跪在地上恳求道。
“对不起!不是我不想救,而是扁大夫真的刚刚出诊去了,我没那个能力救她。”医馆里的学徒萧青云答道。
听到这消息,老妇人无助地瘫倒在地上。
她已经体力透支,再也支撑不住了。
萧青云也想救人,可是看了看她背过来的病人气息微弱,命悬一线,以他的医术是无能为力了。
可是,见老妇人可怜,脚上那双破烂的草鞋满是泥巴,扭伤的脚踝肿得像猪蹄一样,他又于心不忍,于是说:“要不,你先留下来等等吧!我顺便可以先帮您看看脚伤!”
老妇人点了点头,愿意留下来,但拒绝医脚。
“不用给我看脚了,我的钱恐怕只够他看病。”她说。
她只盼着伤者能撑到扁大夫回来,至于自己的腿,治不治都无所谓了。
“我还是先给您看看脚伤吧,不收钱,算是您帮我试验一下学习成果,如何?”萧青云说。
听到不要钱,老妇人才肯答应。
另一边,那辆与老妇人擦肩而过的马车,正载着扁大夫急匆匆地奔往古堡。
到了古堡,扁大夫就被请到了欧阳明玥的闺房。
见欧阳明玥命悬一线,扁大夫也无能为力,连连摇头。
好在这时候,家仆送过来了一根千年人参,说是老爷给的。
见到千年人参,扁大夫立马点头,说此物可以救人,便马上开始熬制药汤。
经过一晚的努力,欧阳明玥终于活了过来。
接着,扁大夫收了诊金,坐马车回到医馆。
此刻,夜色还未完全褪去,医馆门前的灯光在晨雾中显得格外温暖。
他一踏入门口,就急切地问正在配药的萧青云:“我出去后,医馆里来病人了?”
萧青云转过身,回答道:“是的,就在内堂里。”
“情况怎样?”扁大夫接着问道。
“老妇人伤了脚,我已经处理过,问题不大,可她背来的病人伤得很严重。虽然我已经进行了简单的治疗和包扎,但病人一直昏迷不醒,我无能为力。”萧青云把他的诊断结果告知扁大夫。
扁大夫一听到这话,连药箱都没放下,便立即三步并作两步,大步流星地走入内堂。
内堂的老妇人身体疲惫,处于半睡半醒之中,她的脸上却布满了岁月的痕迹,眼角的皱纹如同干枯的河流,诉说着她经历的风霜。
扁大夫一进入内堂,二话不说就给床上的病人看病。
病床上躺着一个体无完肤的男孩,呼吸微弱,仿佛随时都会被一阵风吹走。
靠在椅子上休息的老妇人惊醒过来,马上跪在地上,声音哽咽地恳求道:“大夫,请您一定要救救他!”
“您先起来再说。”扁大夫上前扶起老妇人,语气中带着一丝安慰,接着说,“请放心,我一定尽力而为的。”
听到大夫这么说,老妇人终于安心了一些,脸上紧缩的眉头也舒展开了。
扁大夫接着给病人把脉,发现病人的病情非常严重,已经命悬一线。
若是平时,病人必死无疑,好在扁大夫今晚去过欧阳家,炼丹炉里应该还残留有千年人参的残渣和灵气。
尽管这些灵气不足以再炼制出一枚补心丹,彻底治愈病人的病,但是作为药引,跟其他药材配合使用的话,或许能炼出修体丹,让病人度过难关。
老妇人看不懂扁大夫在做什么,只见他全神贯注对着炼丹炉,一边放入药材灵草,一边念咒释放出棋力,开始炼丹。
萧青云也没闲着,一会儿在药架上爬高爬低找药材,一会儿切药研磨,忙得不可开交。
接下来,扁大夫就开始给病人灌药,正骨,还有更换绷带。
经过一番治疗,他总算把病人从鬼门关拉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