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卫国在一个摊贩前的古书堆里翻找自己以前没有看过的书。
看了半天,最终在这堆书里找到了一本《道德经》!
书的的封面是用小篆字体写的。
这个字体,在秦以后,就很少用了。
陈卫国还是第一次看到用这种字体书写的道德经。
之所以认识这三个字,还是陈卫国在十多年前,
在国家图书馆古籍馆里翻看古书的时候学习的。
打开书页,里面也都是用小篆字体书写的。
仔细辨认了一下,发现和自己记忆中的道德经好像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
而且以这本书的厚度,不像是只有道德经这一篇经文的样子。
陈卫国以极快的速度大致翻阅了整本书。
将里面的内容,与自己记忆中的道德经的内容进行了对比。
发现现在看到的道德经,是已经被修改过的。
而且修改的幅度非常之大。
陈卫国决定将这本书买下来,
“老板,这本书多少钱?”
老板抬头看了一眼陈卫国手里的书,嘴角非常隐晦的抽动了一下。
“这本书300块钱!”
陈卫国的注意力都放在手里的书本上,
问完价格之后,又低头研究起手里的这本小篆体的《道德经》,
并没有注意到老板脸上的变化。
听到老板的报价,陈卫国这时候才抬头看了看老板,
“老板你这个价格有点虚高啊!十块钱!我买了!”
陈卫国直接将价格杀到了地板价。
没有看老板惊愕的表情,又继续翻看手里的书籍。
“不卖!你这是来捣乱的吧?砍价哪有你这么砍的!”
老板的语气转冷,面带不高兴。
似乎是没有听懂老板的暗示,陈卫国一边翻看手里的书籍,一边回到,
“那我就加点!20块!你看我都翻了一倍了,够有诚意了吧!”
其实陈卫国在这段跟老板杀价的这段时间里,已经将手里的书翻看了两遍了。
并且用精神力仔细检查了一下这本书。
书里的文字内容的深层含义,陈卫国还得回去研究。
但是表面文字都已经刻在了他的脑海里。
如果仅仅是就学习这个角度上来看,买不买这本书,
意义已经不大了。
所以陈卫国表现得很是从容、淡定。
“太低了!再加点!”
老板继续讲价。
不过听这个老板的口气,已经有些松动了。
“图个吉利26块!六六大顺嘛!好听!”
“28!你发我也发!”
老板最后妥协了,说了一个看似双方都能接受的价格!
这时候,陈卫国终于察觉出了一点不对劲。
看了看老板,又看了看手里的小篆体的《道德经》。
随后又回忆了从这本小篆体的《道德经》上看到的内容。
总觉得文句之间的逻辑有点混了。
【这不是老板自己作假弄的吧?】
陈卫国又用精神力仔细检查了一下手里的书。
这时候,他终于发现了这本书的异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