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寿瞠目结舌,半晌才喃喃
“崔夫人这也太会精打细算了吧?”
这般行径若传出去,怕是要被京中勋贵戏谑为“落魄户”了
正常来说国公府这般门第,仆从忠诚远比几两碎银重要得多。
林窈把玩着手里的镯子。
姨母虽是庶出,却与母亲同出世家崔氏,岂会不知掌家轻重?
除非真如梦中所言,国公府早已外强中干。
林窈心念微动,拿起那只沉甸甸的宝石金镯细看。
金镯并非实心,内里中空,样式也非时兴,透着一股陈旧之气。
“另一件事呢?”
她放下手镯问道。
兰寿心思单纯,未察深意,只老实回话
“小姐的救命恩人,纪家大少爷,名叫纪明昭。”
“听说自幼体弱,一直深居简出,独居在西院梧桐轩。”
她压低声音
“虽称一声‘大少爷’,可下人都私传他是私生子。”
“生母是见不得光的外室,难产而亡。被接回府时,夫人正怀二少爷,念他孤苦才网开一面收留。”
体弱多病的私生子?
若真如此,他是如何从深湖中救起自己的?
为一个素未谋面的人拼上性命,莫非是菩萨转世不成?
听了纪明昭的身世,对崔氏的疑虑,林窈实在难以相信这府中会有纯良至善之人。
如今回想,竟记不起恩人容貌,只依稀记得一只伤痕累累的手,和那个温暖如春的怀抱。
虽不知纪明昭出手相救的目的,但这份救命之恩却是实打实的。
正如纪云澈急于用金银撇清关系一般,大恩即大仇,这份情她必须早日偿还。
凌霜院这头刚将金镯入库
后宅主院内,崔氏对着账册上短少的百两黄金,正心疼得抽气。
连对从未重话过的儿子都忍不住埋怨
“好端端的,你给窈娘送什么金子?”
纪云澈面色坦然:“报救命之恩,两不相欠。”
崔氏气结:“她是自家表妹,救你是情理之中,何必算得这般清楚?”
她在意的并非儿子将林窈视为外人的态度,而是那真金白银。
只怪自己一贯对纪云澈富养太过
将幼时羡慕的嫡出待遇加倍予他,以致他不知柴米贵,更不识家中窘迫。
“亲兄弟明算账。不过百两黄金,难道纪家还差这点不成?”
崔氏被儿子理直气壮的模样噎得直拍心口
还未想好如何将金子讨回,忽有下人匆匆来报
“夫人,少爷,长公主携福宁县主到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