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阁

看书阁>三国:吾儿刘备,大帝之资! > 第29章 卧虎庄一日游!(第2页)

第29章 卧虎庄一日游!(第2页)

刘虞轻车简从,在刘弘的亲自陪同下,来到城郊的卧虎庄。

庄门大开,吴氏已领着仆妇庄客在门前恭候。

刘虞入庄,并未先去厅堂,而是饶有兴致地提出要看看庄民生计。

刘弘便引着他先来到了庄内的织造坊。

宽敞的工坊内,数十架经过刘弘改良的织机排列整齐,机杼声不绝于耳。数十名庄中妇人手脚麻利地穿梭引线,动作娴熟。改良后的织机效率明显提高,织出的布匹也更加细密均匀。

“此织机…似乎与寻常不同?”刘虞驻足观察片刻,看出门道。

刘弘解释道:“回使君,此乃弘闲暇时,与庄中巧匠琢磨,对旧有机杼稍作改进,如今一人之力,可抵旧机数人之工,且布面更匀。”

刘虞眼中精光一闪,走到一架织机旁,仔细查看那巧妙的联动装置,又伸手摸了摸刚织出的一匹细麻布,触手平滑紧密。

他连连点头,赞叹道:“妙!果然巧妙!子高不仅心系黎庶,更能格物致用,以巧思惠及民生!此等务实之举,利在当下,功在长远!好!甚好!”

离开织坊,刘弘又请刘虞至庄中待客的偏厅小憩。仆妇奉上庄内自酿的桃花酿。酒液呈清透的琥珀色,盛在粗陶杯中,一股清冽甘醇、带着独特桃花芬芳的酒香扑鼻而来。

刘虞本是雅士,亦好杯中之物。他端起陶杯,先观其色,清亮诱人;再嗅其香,幽雅馥郁;最后浅尝一口,酒液入口绵柔,清甜中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微酸,桃花香气萦绕齿颊,下喉温润,余韵悠长,毫无普通浊酒的辛辣冲喉之感。

“嗯?!”刘虞眼睛一亮,忍不住又饮了一口,细细品味,脸上露出惊喜之色,“此酒…清冽甘醇,花香馥郁,口感醇厚,回味悠长!绝非寻常村酿可比!子高,此酒何名?又是出自哪位高人之手?”

刘弘微笑道:“此乃庄内自酿,取春时初绽桃花,配以清泉黍米,循古法而略有增改,名唤‘桃花酿’。粗鄙之物,能入使君之口,实乃荣幸。”

“桃花酿?好名字!好酒!”刘虞抚掌赞叹,毫不吝啬溢美之词,“此酒清雅脱俗,韵味深长,纵是洛阳名酿,亦不过如此!子高之才,竟连这酿酒之道也如此精通?真乃奇才!此酒,当为幽州一绝!”

他显然对此酒极为喜爱,又连饮了几口。

最后,刘虞提出想看看庄中子弟进学之所。刘弘便引他来到庄内开辟的私塾。

尚未进门,便听到里面传来少年们清朗的读书声。刘虞示意众人噤声,悄然立于窗外望去。

只见窗明几净的塾堂内,十来个少年正襟危坐。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塾师手持书卷,在堂前踱步讲授。

坐在前排的刘备听得尤为认真,腰背挺直,眼神专注,不时提笔记录。

他身后,坐着身量已显高大的少年关羽,少年不时皱眉,若有所思。

旁边一个黑壮如铁塔般的少年张飞,看似有些坐不住,但也在努力收敛心神,盯着书本,只是那蒲扇般的大手握着小小的毛笔,显得有些笨拙可笑。

再旁边,是面容清秀、眼神灵活的简雍,以及神色沉稳、目光内敛的牵招。

刘虞的目光缓缓扫过这一张张充满朝气、各具特色的年轻面庞。

他并未打扰,只是静静地看着,听着塾师抑扬顿挫的讲解和少年们时而响起的应答声。

良久,他才缓缓退开几步,对着身旁的刘弘,发出一声由衷的、充满感慨的叹息。

“子高啊…汝这卧虎庄,卧虎藏龙,何止一二?观此数子,皆非池中之物!假以时日,风云际会,必成大器!汝为汉室宗亲,能聚此英才于庄内,善加教导,日后彼等定然皆是我汉室良才!”

刘弘自然口称谬赞,谦虚相对。

只是,他心中却明白,这位向来不以识人著称的刘伯安,这次说的却是极对。

私塾中的少年们,日后必定会名扬天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