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阁

看书阁>九重紫 > 九重紫 第307节(第1页)

九重紫 第307节(第1页)

书房的氛围却被窦德昌这么一闹腾,变得轻松起来。

男人坐在一起,不是讲女人,就是谈朝政。

有两个小字辈在场,自然不能讲女人,就只能谈朝政了。

宋墨心中一动,先问起戴建:“……听说他出身寒微,所以对黄白之物特别看重,有这回事吗?”

女婿不是读书人,自然对这圈子的事知道得少。难得他好奇,又闲坐着无事,就当是给小辈们提个醒。

窦世英自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谁说戴建对黄白之物特别看重?真正看重钱财的是出身世家的姚相——他精通术数,在户部做了六年的尚书,连皇上都悄悄地向户部借银子使。据说他们家就连扫地的丫鬟也会算术,家里日常的开销一律上账,若是后世要修食货志,我看也不用找什么资料,直接拿了姚相家的账册就知道当时的物价是多少了!”

他说着,哈哈大笑起来。

窦世横生怕他们误会,忙道:“你们别听他胡说!姚相那是当堪者当用,省的全是国库的银子,对亲戚朋友、同僚故旧却多有救济,为人很大方。记账,不过是他的习惯而已。至于说到出身,戴相家里倒是稍有几亩良田,供他读书出仕都没什么问题。反而是梁首辅,父亲早丧,靠着寡母帮人洗衣攒下几个钱才能交了束修,所以他虽然天资聪慧,但举业却一直不顺,断断续续,年过三旬才中举。之后又做了几年清贵的翰林,好不容易入了阁,先是被曾贻芬压着,后又被叶世培压着,像个傀儡似的没声没息。掌权之后,从前欠的人情要还,亲戚朋友要养,百年之后儿孙的出路要铺,由不得他不重视金银之物。”

像梁继芬这样的读书人很多。

窦世横说着,颇有些唏嘘。

窦世英却不以为然,道:“他爱金银之物,也是人之常情。可我就是看不惯他又要银子又装清高的样子,每次见到姚相都像姚相差他几百两银子似的,甚至看到那些新晋的士子里家境优越些的就觉得人家要么是用银子拼出来的,要么是靠了祖上的余荫,没有几个是真才实学,不免有些过了。”

这一点,显然窦世横也没有办法否认。

他沉默未语。

宋墨却在心里摇头。

这话题偏得,都快找不着北了。

“看样子这内阁大臣也一样是个普通人。”他只得笑着把话题又重新拉了回来,“几位内阁大臣中,沐相的家境也算是比较富裕的吧?”

“嗯!”窦世横点头,“不仅沐相,就是何相,也都出身名门望族。戴建虽然差一点,但也不是个缺银子的……”

窦世英插言道:“所以每次内阁大臣齐聚,我们的梁首辅都会觉得很难受!”

窦德昌“扑哧”一声笑,又换来窦世横的一顿训斥。

宋墨却在心里琢磨着。

这样看来,戴建和沐川都不可能为了钱财和匡家过不去。

他抬手摸了摸下巴。

事情变得更加复杂有趣了!

到底谁才是幕后的那只手呢?

※※※※※

魏廷瑜直到快午膳时候才出现在静安寺胡同。

窦明因为还在小月子里,是污秽之身,不能走亲访友,而他则借口窦明需要人照顾,在厅堂里喝了杯茶就走了。

窦世英对魏廷瑜也很冷淡,吩咐高兴送客,自己回了书房。

想着魏家的糟心事,窦世横的脸色也有些不好看,书房里的气氛也随之低落起来。

窦德昌就嚷着肚子饿了:“七叔父,我们什么时候用午膳啊?我早上只喝了半碗粥。”又把气氛炒热了起来。

窦世英失笑,吩咐仆妇们摆膳。

吃到一半的时候,槐树胡同的窦博昌和窦济昌俩口子带着孩子过来了。

窦世英自然是喜形于色,道:“你们怎么来了?”

窦博昌和窦济昌的岳父岳母都在京都。

窦博昌笑道:“我们昨天就去给岳父岳母拜过年了,惦记着四妹夫和四妹妹这是

女儿

还好父亲、六伯母和舅母等人对自己爱护有加,没有把窦明的事告诉自己,要不然,要她听着窦明和魏廷瑜狗咬狗似的互相攻讦,肯定会恶心得吃不下饭去的。

窦昭决定等会儿好好安慰安慰父亲。

蔡氏却道:“四姑奶奶,我听婆婆的意思,初五那天会请了魏廷珍过来说话,您要不要也去听听?再好好教训魏家的人一顿,也算是您这个做姐姐的对妹妹的维护了。”

窦家的人都知道窦明和窦昭的关系不好,窦昭也说了,不准备和窦明走动,但看在同为窦氏女的份上,会维系大面上的客气。可蔡氏家学渊源,觉得窦昭这么说不过是因为自矜身份,故作大方罢了,如果有机会,谁不希望捅对刀一手?她这才帮着窦昭出主意,趁着窦明连自己的陪嫁都快要保不住的狼狈时候,让窦昭做出以德报怨的姿态,出面维护窦明,在大义上站住脚,窦昭有恩于窦明,让窦明对窦昭有气了也只能忍着。

窦昭何尝不明白。

可她一点也不想和窦明沾上关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