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吩咐虎子:“你这几天什么也别干,亲自盯着颐志堂,只要是夫人的车马出行,世子爷没有跟在身边,你就通知我,我想办法去见上世子夫人一面。我就不相信,连锦衣卫镇抚司都打动不了世子夫人!”
虎子连连点头。
窦昭并不知道有人处心积虑,只为见自己一面。
赵良璧跟着钟秉祥看账本,她则和陈曲水坐在宋墨的小书房里商量着素心和素兰的婚事:“……您看这样妥当不妥当?”
陈曲水说起来,也算是别氏姐妹的长辈了,由陈先生出面试探素心的意思,最好不过了。
“良璧这孩子是我看着长大的,这两年素心和素兰跟着你进了京,照顾别师傅的坟头、每年的祭拜,可都是良璧这孩子亲手操办的。他品行端良,人又肯上进,如果这两个孩子能成事,我想就是别师傅,也不会有什么话说。”陈先生闻言很是高兴,“素兰嫁给陈核也很好。这样一来我们和颐志堂的关系就能更进一步了,只是素兰活泼,陈核稳重,不知道两人能不能过到一块去……如果素心不答应,你不如考虑甘露和素绢,这两个孩子年纪也不小了,到了该放出去的年纪。”
窦昭笑道:“您老人情世故经经历得多,这件事还得请您出面。”
她前世和魏廷瑜过不到一块去,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她只能想办法让日子红火起来,再苦再累,再多的委屈,也没有想过抱怨。可今生跟了宋墨,才知道能和一个把自己放在心上的人一起过日子是多有盼头,她也希望身边的人嫁得好,不要成怨偶。
陈曲水欣然应允。
碰巧
窦昭前世今生,最渴望的就是能有个自己的家,为此,她上一世甚至是雀跃着嫁给了魏廷瑜,将心比心,她自然不希望素心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照顾她的日常起居上。
“不用了。”她的手不自觉地放在了自己的腹间,“等素心和素兰的婚事定下来,就让她们搬出去单独过吧!有空的时候,过来看看我就行了。”然后和宋墨说起添人的事,“我已经托了大兴田庄庄头的媳妇,趁着素心这些日子还不忙,让她去趟大兴的田庄,挑几个人回来了。”
如果真的有了身孕,头三个月胎位不稳,她要好生地静养。
这些都是小事,宋墨自然是全都依着窦昭。
窦昭让人给大兴的田庄带了个信,定了十一月二十一去大兴的田庄挑人。
正巧那天赵良璧的父母得了消息从真定赶到了京都,和陈曲水商量赵良璧的婚事。素心羞得满脸通红,一大早就吩咐人准备马车去大兴的田庄,窦昭为了给素心做面子,让宋墨的马车夫驾了宋墨的马车送素心去大兴,自己则见了赵良璧的母亲。
赵良璧能有今天,全靠窦昭的提携,如今又要把最体己的大丫鬟许配给赵良璧,赵良璧的母亲对窦昭感激不已,进门就跪下来给窦昭磕头。
窦昭忙亲自上前携了赵母:“都是崔家庄的人,赵太太千万不要和我客气,就当是一家人走动。”
或许是因为赵良璧提前被祖母收留,不仅少了一个人的花销,还有窦家给的月例,再加上窦昭时不时的打赏,赵家也有了余钱给赵母延医问药,赵母的病渐渐地好了起来。
她是个老实人,面对雍容中带着几分飒爽的窦昭,喃喃地抬不起头来。窦昭就主动和她说着家常,问今年的庄稼怎样,家里的几个孩子可都说了人家,养了几头猪,几只鸡。赵母见窦昭说话亲切又贴心,一颗七上八下的心这才落定,开始回答窦昭的问话。
陈曲水那边就谈得更好了。
照赵良璧父亲的意思,赵良璧在窦家的这几年不仅有出息了,而且有了见识,赵良璧的婚事就由他自己做主,聘礼多少,新房设在哪里,娶嫁在哪里举行,他们老俩口都没有异议。
赵良璧此时才知道窦昭要把素心许配给他。
多年的梦想成了现实,他百感交集,眼眶shi润得看不清楚眼前的事物,恨不得立刻见到素心,想看看素心知道这个消息之后的表情。
她是高兴还是失望?
她是不是也和自己一样期盼着这门亲事?还是碍于情面才勉强答应的?
赵良璧惴惴不安地站在陈曲水厢房外的庑廊下。
陈曲水和满脸皱纹、佝偻着身子的赵父走了出来。
看见赵良璧,赵父嘿嘿直笑,忍不住道:“难怪我和你娘不管跟你说谁家的闺女你都不愿意,别家的闺女好!”
赵父是见过素心的。
当时就觉得素心这姑娘不仅长得好,品行端庄,而且聪明能干,不知道谁家能有这福气娶回去。
没想到竟然成了他们家的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