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按章办事,就算是上峰责怪,也责怪不到他的头上来。
可是到了下午,郑安就被自己的上峰——兵部右侍郎权子宜叫了过去。
“上次出了丘灵卫之事后,吏部就一直叫嚣着要彻查兵部近十年来的袭职名册,今天早上内阁集议的时候又旧事重提,我看不让他们查查,他们是不会善罢甘休的。”权子宜笑咪咪地道,“你是兵部的老人了,又掌管着武选司,和吏部的那些胥吏常年打交道,都熟得很。这件事,就交给你了。既要做得漂亮,又不能让那边挑出什么毛病来。”
事情来得突然,郑安只好领着几个武选司的老吏帮着兵部查名册。
到了快下衙的时候,郑安自然要安排吏部的人吃饭。
他回到司房换衣裳,却发现武选司主薄带着七、八个人在库房里抄着东西,一边抄,还一边道:“这相貌周正,要以什么为标准啊?”
为了防止有人冒名顶替,每个人的体貌特征都会写在卷宗上。
郑安立刻想到了宋墨的来意。
他沉着脸进了库房。
主薄立刻满脸堆笑地迎了上来,殷勤地道:“郑大人回来了?不知道有何吩咐?”
郑安指着被翻得到处都是的名册,道:“是谁让抄录的?”
主薄笑道:“是权大人!权大人说,您今天要招待吏部的人,让我们不要麻烦您了。”
郑安只觉得一口气堵在了xiong口,却又不能当着主薄说什么。
他微微点头,慢慢地出了库房。
身后传来主薄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的声音:“你们都手脚麻利点,英国公世子爷说了,今天晚上就要!”
他应酬完了吏部的人,心神不宁地回到了家。
郑太太关切地问他:“出了什么事?”
“没事,没事。”郑安摆了摆手,心里却像有层阴影似的,总觉得今天的事让他有些不安。
宋墨用过晚膳,兵部武选司的名单就送了过来。
他和窦昭坐在灯下一个个地看。
“这个怎么样?”窦昭和他商量,“排行
人选
那些人的议论事后自然一字不落地传到了窦昭的耳朵里。
她不禁有些担心,对宋墨道:“得想个妥当的办法善后才是。都是近卫军里任职的,若是让皇上知道了,只怕会起疑心。”
这样公然地调人进京,就是吏部,没有皇上的手谕,也不敢如此行事。
她原以为宋墨会先挑两、三个人选见见,没想到把规模弄得这么大。她当时坐在屏风后面已有些忐忑不安。
“放心好了。”宋墨不以为意地笑道,“我督管五城兵马司,选几个近卫军补充五城兵马司,再正常不过了。想必那些人的长辈都不会有什么异议。”
近卫军虽好,可也要看在什么位置上。
五城兵马司在皇城,专司协助顺天府、盐税课行事,就是个小小的胥吏,也有几分油水,又因为赵家是招赘,这次能入选的人全是那家中的次子或是旁支,这样的事对他们来说的确是个好机会。
宋墨做事,真的是很周全。
难怪不管他怎么胡闹,到了皇上面前都有道理。也难怪他事到如今也没有被御史弹劾过。
窦昭觉得自己只要全心全意信任宋墨就行了。
“暂时就先拟定这三人,你看如何?”宋墨在名册上画了三个圈,递给窦昭看。
从几百人选出二十几个人,再从二十几个人选出三个人,公主选驸马,也不过如此了,这次璋如表姐的婚事,一定能够解决!
管她前世嫁的是谁,这一世那人到如今也没有登场,只好换个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