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什么大事。”陈曲水闻言,表情就更奇怪了,“他让我立刻赶回京都,有事要和我商量。”说完,吩咐那小厮,“快给我套马,我这就赶回京都去。”又拉了段公义,“我不在家的时候,家里的事,就拜托你和晓风了,具体该怎么做,我们得合计合计,尽快拿个章程出来……”
段公义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面随着陈曲水往他的书房去,一面却在心里暗暗称奇:既然不是什么大事,陈先生为什么脚都没有站稳就要往京都跑?
※※※※※
而逃进了真定卫的陶器重却惊魂未定。
卫所若是和本地官绅起了冲突,是件非常严重的事,通常都要上达天听的。
陶器重当着真定卫的指挥使只说是路过真定,遇到了毛贼抢劫,丢失了钱物,让他帮着联系英国公,派人来接他回京都。
卫所的指挥使满脸的困惑。
真定卫是去保定的必经之路,不知道有多少江南巨贾、达官贵人甚至是皇亲国戚经过,治安一向清明,怎么会有小毛贼?
可他还有点拿不准陶器重的身份,客气了几句,笑着要为陶器重设宴压惊。
陶器重一看就知道这位指挥使还在怀疑自己的身份,又怎么会把别人的应酬话当成是真的!
他委言谢绝了。
那位指挥使也没有坚持,寒暄了几句,让人把他送到了客房安歇。
他不由在客房里团团打转。
如今小命算是保住了,可他怎么向英国公交待呢?
他们的行李如今都在客栈,他们连件换洗的衣裳都没有。去安排人去客栈给他们拿行李的随从顺手将食盒提了进来。
“陶先生,您吃点东西吧!”没有保护好陶先生,他很是内疚,一面摆着碗筷,一面安慰陶器重,“等回了英国公府就好了!”
陶器重盘坐在了临窗的大炕上,望着满炕桌的菜肴发着呆。
这随从跟了他十几年,知道他的脾气,不敢打扰,倒了杯热茶给陶器重。
如果这桩婚事不是他牵的线就好了!
陶器重幽幽地抬头,看见了满脸担心的随从。
他心里涌起个念头,脸上就露出踌躇之色。
随从是个会察颜观色的,主动道:“先生,您有什么吩咐?”
“吩咐倒不至于。”陶器重斟酌道,“我就是在想新进门的世子夫人……若是国公爷问起来,我们怎么说好?”
随从听话听音,道:“我一个粗人,自然是听先生的。”
陶器重心中微定,道:“不管怎么说,世子夫人已经进了门,就涉及到英国公府的颜面……有些话,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说出去的,你明白吗?”
“明白。”随从肃然,道,“小的什么也不会说的。”
陶器重颔首。
等消息传到窦昭的耳中,已是四日后了。
她忍俊不禁,问素心:“知道陶先生什么时候回来吗?”
素心笑道:“我已经让人留意了,应该这两天就会回来了!”
窦昭觉得段公义这招虽然有点损,可以他们各自所处的立场来说,又无可厚非。
初九
窦昭吩咐素心:“如果陶先生回来了,你告诉我一声。”
寻常人遇到这样的事,会有两种反应。一是愤然而起,拼个你死我活,也要洗刷了耻辱;一是胆战心惊,从此绕道而行,做个吃汤圆的瞎子,心里有数就行了。
她得判断一下陶器重会做怎样的选择。
素心笑着应“是”。
有小丫鬟进来禀道:“大舅奶奶、六舅奶奶、十舅奶奶和十一舅奶奶一起来看您了。”
窦昭这才记起来,今天是她出嫁的第九天,按礼,这天娘家会带了吃食来看望出嫁的姑娘,以示关心。
“请她们到花厅里坐吧。”窦昭吩咐小丫鬟,一面由甘露服侍着换见客的衣服,一面问素心:“世子那边,还没有消息吗?”
宋墨是八月二十七下午进的宫,说好了值两天夜就回来的,结果到今天也没有出宫。
窦昭当时非常的担心。
宋墨娶自己,到底是打了皇家的脸面,虽然这个过失被宋墨巧妙地转移到了宋宜春的头上,可谁又敢保证皇上不会迁怒呢?
她立刻吩咐武夷去打探消息。
武夷回来禀道:“宫门内外防守严密,我看到广恩伯府常跟在董世子身边的小厮宝琉,他也在打听董世子的消息,却被拦在了门外,宝琉搬出了董世子金吾卫副指挥使的头衔也不管用,只好说要见金吾卫的都指挥使邵文极邵大人。那守值的军爷听了直冷笑,说他们是神枢营的,不知道什么邵大人,只知道王大人。还问宝琉,要不要带他去见他们神枢营的都指挥使王大人?宝琉气得脸色通红,却也只得讪讪然地退了下去。小的见此情景,怕辱没了世子爷的名声,没敢上前去问,拐了个小巷赶到了宝琉的前面,装着和宝琉偶遇的样子,这才打听到,自世子爷进宫之后,不仅金吾卫的人,就是旗手卫的人也都没有轮值,全都守在宫里。”
窦昭松了口气,问武夷:“世子常遇到这样的事吗?”
武夷摸头,道:“我三年前才被调到世子爷身边服侍的。不知道从前是怎样,可自从我跟在世子爷身边,这已经是第二次了。”
窦昭听了,心又揪了起来。
三年间发生了两次,也就是说,这并不是一种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