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母和纪氏不由交换了一个眼神,笑道:“姑爷找寿姑可有什么事?她正在内室梳妆呢?”
“那就好,那就好!”听到女儿没被打扰,窦世英松了口气似的,道:“烦请两位在这里陪陪寿姑,我已经嘱咐了高升,闲杂人等一律不许进上院。”
两人笑着应了,窦世英这才放心地走了。
奉了舅母之命去打探消息的素兰立刻就跳了出来。
“舅太太,六太太,”她忙道,“七老爷来得太了,我没来得及赶回来报信……”
这个时候谁还顾得上去追究这些?
“这事也不怪你!”舅母急声打断了她的话,道,“那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怎么你们家老爷这么快就脱了身?怎么不见五太太过来?”
“七太太哭闹不休,五太太过去劝也劝不住,老爷就发脾气了,把大爷叫了去,让大爷去把王家的大爷请来,说要让王家的大爷把七太太领回去,谁劝也不松口,还逼着大爷:你要是觉得你这个七叔指使不动你,你就明说,我也好换个人去给王家的人报信。大爷见五太太连眼皮子也没有抬一下,只好去了王家。”素兰口齿清楚伶俐地道,“七太太一听,就要寻死,五太太忙上前去拦七太太,却差点被七太太把脸给划花了,五太太气得够呛,说:这个时候到贺的客人应该都到了,让老爷快去待客,免得有人猜疑,坏了这喜庆的气氛。至于七太太,暂时拘在屋里,等四小姐出了门再说。正说着,有小丫鬟过来禀报,说五小姐和济宁侯爷过来了。五太太就吩咐贴身的嬷嬷去请了五小姐过来,还对老爷说,母女连心,此时七太太精神不好,不如让五小姐劝劝七太太。老爷就过来了,五太太则留在了后罩房里等五小姐。”
舅母和纪氏恍然大悟,继而又低声讨论起来:“不知道王家会怎么处理这件事?”
“不管怎么说,她这次可丢脸丢到家了,以后在晚辈面前也抬不起头来了!”
“没想到姑爷这泥人儿一般的性子也有雷霆万钧的时候!”
“越是平时温和的,犯起倔来就越不容易劝和!”
内室传来赵璋如欢喜的声音:“寿姑,你穿上这凤冠霞帔可真气派!我现在就可以想像你做世子夫人之后穿上礼服时的情景了。”
看样子窦昭已经换好了嫁衣。
舅母和纪氏不约而同地打住了话题,笑盈盈地去了内室。
身材高挑的窦昭穿上真红的嫁衣坐在临窗的大炕上,明艳照人。
舅母和纪氏都忍不住热泪盈眶。
五太太神色疲倦地和蔡氏走了进来。
“寿姑,你今天真漂亮!”她强露出个笑容,拉着窦昭问长问短,蔡氏也在一旁插科打诨,调节着气氛。
窦昭微笑着听着。
舅母和纪氏也不说话,任由五太太在那里唱着独角戏,都没有问及王映雪。
很快就到了吉时,窦昭由赵太太象征性地梳了三下头,喝了莲子百合羹,天色就渐渐暗了下来。
窦家的一些亲眷也都陆陆续续聚集在了窦昭的房间。
大家都夸着新娘子雍容华贵,一看就天生是个做夫人的命。
远处隐约有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传来。
不知道谁扯着嗓子吼了一句:“花轿到了,花轿到了!”
窦昭屋子很多女眷都争先恐后地跑出去看热闹。
舅母和纪氏留在屋里,急急地帮着窦昭做最后的打点。
窦昭的心情非常的平静,有种从真定搬到静安寺胡同小住时的镇定,惹得舅母不住地笑道:“这可真是皇帝不急,急死太监。”
纪氏不由得“扑哧”一声笑,心底的伤感突然间烟消云散。
窦昭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有小丫鬟跑了进来,兴奋地道:“四姑爷好大方啊,赏的全是八分一个的银锞子,洒了整整两箩筐的满天星。”
舅母等人不由微微地笑,就是不怎么满意宋墨的六伯母,此时也觉得宋家对窦昭还是很看重的,心情好了很多。
素心则打赏了那个小丫鬟一个封红。
外面传来喜相逢的鼓乐声。
又有小丫鬟兴高采烈地跑了进来:“四姑爷领着花轿进了门。”
素心依例打赏了小丫鬟一个封红。
舅母和纪氏紧张地嘱咐窦昭:“快坐好了!”
又有小丫鬟跑进来报信:“四姑爷家的娶亲太太过来了。”然后从素心手里接了个封红。
赵太太忙迎了出去,和陆家的大奶奶笑吟吟地寒暄了几句,就进了内室,和舅母等人客气了几句,赵太太和陆大奶奶扶着窦昭去了花厅。
宋家接亲的,窦家送亲的,带着两家的鼓乐挤满了花厅内外,花厅里嘈杂喧嚣。
窦昭一眼就看见了穿着一身大红色吉服的宋墨。
那鲜艳夺目的颜色,映衬着他初雪般洁白无暇的面庞,又仿佛倒映进了他的眼睛里,让他的眸子如骄阳般的明亮。
窦昭一愣。
这样的宋墨,她既熟悉又陌生。
熟悉的,是他一如既往的含蓄笑容;陌生的,却是他那夺目的丰姿。
如鹤立鸡群,让身边的人都黯然失色!
宋墨,好像比平时看上去更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