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明却跑了过来,指着窦昭的鼻子大嚷:“你对爹爹说了些什么?爹爹要休了娘亲!这下你得意了?!”
素心冷哼一声。
窦昭眼底闪过一丝惧意,随后像要掩饰什么般,变得更加趾高气扬:“你可别忘了,你马上要嫁人了!继母因你被休,你也一样没脸!到时候我看看魏家还认不认你这媳妇?!”
联姻是为结两姓之好,到了窦家这个层面,是不可能休妻的,最后只能把人圈禁在庵堂里。
窦昭根本不相信窦明的话,但她还是去见了二太夫人,并把窦明的话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二太夫人,委屈地道:“我这才来了几天,静安寺胡同的门朝哪边开都不知道,这件事就赖到了我的身上,我可不愿意受这样的委屈,您派人护送我回真定吧!我直接从真定嫁就是了。”
“小姑娘家的,什么‘嫁’不‘嫁’的!”二太夫人宠溺地佯怒喝斥着她,“这件事自有长辈做主,你一个小姑娘家的,以后再也不许说这样的话了!”
窦昭低低地应了一声。
二太夫人命人把窦明叫了来。
应对
窦明早已不是当年那个遇到二太夫人心里就先有了几分怯意的孩子了。
窦世英花了大力气给她请的嬷嬷教会了她怎样扮演一个符合大众期许的名门闺秀的角色。
她跪在二太夫人面前,哭得伤心欲绝:“子不言父过。我母亲纵然再不对,我这个做女儿的却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她受辱。父亲一向怜惜姐姐自幼失恃,姐姐又是跟着崔姨奶奶长大的,我不求姐姐能帮母亲说句好话,可好歹也应该劝劝父亲才是。我是个火爆的脾气,说起话来没个轻重,这是我的不是;可父亲每次见了姐姐回去都要和母亲闹一场,姐姐难道就没有一点责任?姐姐到了京都,既不去拜见母亲,也不去给外祖母请安,”她说着,泪眼婆娑地望向了二太夫人,“老祖宗,从小您就告诉我要守规矩,您说,姐姐这样可合规矩?”
窦昭在旁边听着,心情复杂。
王映雪是她的继母,王许氏也就是她的外祖母,按理,她应该去磕头请安。而二太夫人一心一意要打王许氏的脸,自然不会让她去给王许氏和王映雪问安的。如果不是有这样的把握,窦昭也不会跟着二太夫人住到槐树胡同了。可看着窦明懂得了利用崔姨奶奶来激怒二太夫人,懂得了用合不合规矩的话来转移二太夫人的视线,她心里隐隐又有些安心。
至少,窦明知道了怎样用脑子,不再是那个受到打击就只会大嚷大叫或是要躲到王许氏、王映雪怀里的任性孩子。这,对于她以后要走的路,会轻松很多。
二太夫人果然气势稍弱,没有开口训斥窦明,可碍着身份地位,也不好和一个小辈辩解。
柳嬷嬷见机,笑着上前几步走到了窦明的身边,一面弯了腰去携她,一面道:“五小姐这么说可就不对了。您还是在太夫人炕上学会的走路。手心是肉,手背难道就不是肉?太夫人疼爱四小姐,也一样疼爱五小姐。正如五小姐说的,子不言父过,有些事,太夫人是不好跟你们这些小辈说罢了。要不然,你姐姐没去给你外祖母问安,你外祖母为何却毫无怨言?”又道,“五小姐如今也大了,遇事也要多想想才是。”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以窦明的年纪,虽然懂得这样那样的道理,但让她控制情绪却不容易。她含怒而来,可当窦昭一言不发地转身离去时,她不由在心里暗暗叫了声“糟糕”,苦苦思索之下,这才想了个脱身之计。
柳嬷嬷来携,她略一迟疑,就顺势抽泣着站了起来。
二太夫人想起窦世英给窦家惹的麻烦,顿时有些怏然,失去了管束窦明的欲望。
她挥了挥手,对窦明道:“你母亲的事,我会跟你爹爹说的,你先回去吧!好好地跟着嬷嬷学规矩,不要再让你的父母为你操心了。”
说得窦明好像顽劣不堪似的。
窦明不由咬了咬唇,但想到这么多年以来,她
出手
纪咏从床上一跃而起,高声喊着“子上”,道:“我要去猫儿胡同探望姑母。”
子上正打着哈欠的嘴巴张得大大地久久没办法合拢,望了望窗外,道:“公子,京都有宵禁,是不是等到天明以后再去?”
纪咏这才惊觉得自己失言,他冷哼一声,板着脸掩饰地道:“我当然知道现在是半夜三更,我是说明天早上再去猫儿胡同探望姑母。”
可明天早上您要去衙门啊!
可这话子上却不敢说,在心里嘀咕了几声,再也睡不着,好不容易等到天亮,服侍纪咏去了翰林院,刚想找个地方打个盹,纪咏大步走了出来,道:“我们去猫儿胡同。”
子上张了张嘴,最后还是什么也没有说,待纪咏坐上马车,他跳上了车辕,吩咐车夫去了猫儿胡同。
六太太刚刚送了窦世横出门,见纪咏一大早的就赶了过来,忙问他:“出了什么事?”
“没什么事。”纪咏道,“想着明天要去房师那里,得找本前朝沈溪所著的《轩辕农事》,却怎么也没有找到,我记得好像曾在姑父这里看到过一本,姑母您帮我找找。”
纪氏忙叫了窦政昌、窦德昌兄弟帮着找书。
三个人忙活了半天,也没看见那本书的影子。
纪咏嘟呶道:“难道是在七叔父家看到的?”
“也有可能。”窦政昌负责对照藏书册,由窦德昌负责找书,他累得瘫坐在禅椅上,道,“四妹妹最喜欢看这类的书,七叔父有时候在旧书摊上淘到了,必定会买下送到真定去。只是不知道你说的那本书现在是在真定还是在静安寺胡同。”
窦政昌忙道:“我陪你去吧!”
自从纪令则的事之后,纪咏对自己的外家韩家很瞧不起,连带着对自己的表姐韩氏也没什么好脸色。窦政昌不想韩氏尴尬,借机想缓和与纪咏的关系。
纪咏好像根本不记得这件事了,拉着窦政昌就去了静安寺胡同。
窦世英不在家,王映雪据说身体不适,去了窦家在宛平的田庄小住。
高升出面招待纪咏和窦政昌。
“也没别的什么事,就是来找本书。”窦政昌对窦世英身边这位大总管还是比较客气的。
高升恭敬地把窦政昌和纪咏领到了窦世英藏书的厢房,又安排了两个机敏的小厮在身边服侍。
纪咏在那里胡乱翻了会书,道:“我去外面透透气。”显得心浮气躁的。
窦政昌“嗯”了一声,继续低头找书。
纪咏则拉了个小厮问清楚了窦明的住处,大大咧咧地直接闯了进去。"